
海淘科技告訴您"場景式體驗營銷"其精髓之處,是精確瞄準那些擁有客觀需求的用戶。8月末,滴滴移動體驗店聯手施華蔻,在北京、上海兩地向乘坐滴滴出租車的乘客派發男士薄荷活力洗發露體驗裝。
在人手一機的年代,智能設備正改變我們的生活。
因為想免去路邊等待的時間,所以有了【滴滴】;
因為不想浪費時間挑選,不想遭受逛街的勞累,所以有了【網購】;
而"滴滴移動體驗店"將二者有機集合,創造出的"場景式體驗營銷",就顯得更加獨特。
"場景式體驗營銷"其精髓之處,是精確瞄準那些擁有客觀需求的用戶,例如那些注重儀表的商務精英,在操勞一天回到家后;當外出公干的商務男士,準備第二天會見客戶時,需要高端洗發露為其形象加分,因此滴滴與施華蔻的這次"場景式體驗營銷",正是為解決商務及商旅人士的客觀需求而設立。
8月末,滴滴移動體驗店聯手施華蔻,在北京、上海兩地向乘坐滴滴出租車的乘客派發男士薄荷活力洗發露體驗裝。
但派發對象,并非面向所有乘客,而是經過滴滴大數據精準篩選后的商務及商旅男士。
符合派發條件的男士,在使用滴滴出租車出行途中,只需點擊領取禮物按鍵,即可免費獲得滴滴移動體驗店送出的施華蔻男士洗發露體驗裝。
"滴滴移動體驗店"是何來頭?
"滴滴移動體驗店"是滴滴出行,依托自身強大的平臺優勢,將每一輛滴滴出租車都打造成為一輛流動體驗店,并利用滴滴大數據,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將企業所投放的體驗品,精準的派發給目標受眾。
什么是"場景式體驗營銷"?
這次滴滴移動體驗店聯合施華蔻為商務男士派發體驗裝,正是"滴滴移動體驗店"所塑造的場景式體驗營銷的最好體現:
第一步,利用滴滴大數據尋找目標用戶,挖掘精準客戶;
第二步,分析目標受眾客觀需求,于出行時派發體驗品,精準觸達目標消費群;
第三步,塑造產品正面口碑,提升品牌曝光,刺激終端購買;
可以說,"滴滴移動體驗店"是利用"車"這一方寸之地,打造了一種全新的場景式體驗營銷,不僅為施華蔻提供了個性高效地營銷服務,也使得施華蔻產品在品牌曝光、營銷方面實現增長,達成共贏。
滴滴移動體驗店的投放效果的確喜人
活動持續一周結束后,活動的反饋確實讓人驚喜。
首先,收到體驗裝的乘客很驚喜很愿意參與這樣的活動。有82%的受眾將獲得的體驗品消息發布到微信朋友圈。
其次,對于施華蔻品牌來說,一周的活動周期,就精準觸達了74.1%的目標受眾,這其中更有超過8成的受眾主動傳播,這對于品牌和產品來說,絕對是最行之有效的傳播方式。
但其實這樣的結果,并不特別讓人意外。
投放效果優秀是因為滴滴大數據找對了人
為什么施華蔻作為一家世界知名的護發產品品牌,這次選擇與"滴滴移動體驗店"合作,進行一次不同以往的跨界營銷呢?
究其原因,對于當下消費者來說,網購確實更加便捷,但也存在著無法打破的弊端。例如購買前無法眼見為實,買完之后都是無法言表的痛,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而"滴滴移動體驗店"所開創的場景式體驗營銷,無疑切中了當下現實的痛點。滴滴移動體驗店的出現,對消費者來說,開啟了一種全新的購買方式,在親自嘗試,驗證效果之后再行購買,打破了傳統的網購模式,甚至傳統商業慣性都將迎來嶄新階段。
對于施華蔻來說,滴滴出租車使用者主要聚集在一、二線城市,白領或商務人士居多,年齡覆蓋中青年人群,這些都與"施華蔻男士薄荷活力洗發露"產品的受眾定位,男性,商務人士,注重儀表,擁有高端的購買力等目標人群匹配度極高。所以雙方將活動坐標定位于北京、上海兩座聚集受眾代表的城市,極為恰當;并在分析受眾行為后發現,利用出行時的碎片時間派發禮品,用戶不會因為出行收到打擾從而產生反感,相反,用戶還會因收到禮品而產生驚喜,從而有興趣進一步了解產品。
因此活動前期,滴滴利用大數據挖掘和計算能力,測評用戶所屬社會圈層及消費行為習慣,結合用戶當下的出行軌跡,精準篩選"靶心級"目標受眾,并依據其當下需求,進行"雪中送炭"式的服務,在提升用戶品牌的好感度的同時,也將企業所投入的每一分成本的效用最大化。
一次典型的1+1>2的跨界合作
這種"場景式營銷"的雙贏局面,在無邊際的互聯網中達成了最為有效的ROI,而這一切就真實地發生在出租車內的方寸之地。看到朋友圈里用戶主動擴散的"滴滴移動體驗店",以及曬禮物的人,可以說這次"滴滴移動體驗店+施華蔻"成功典范,向大眾完美詮釋了跨界合作并非一場零和競爭,一加一可以大于二。
而滴滴與施華蔻的合作,雙方基于自身優勢共同構建的新型營銷生態方式,不僅為雙方在銷量、訂單量方面帶來切實的成績體現,而且在引領創新和促進產業發展方面,二者的合作也開啟了一個重塑產業結構的良好窗口。
最為重要的是,從本次滴滴與施華蔻聯手合作的案例中看出,互聯網營銷即將迎來一個全新變化--以整合生態為核心的協同共享方式,終將取代過去依靠單打獨斗為特征的個人英雄方式。
就像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書中所說:"分散而合作的可再生能源的收集和共享成為可能,基于此,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會發生變革,進入后碳經濟時代和"協同共享"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