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時間,海淘科技團隊針對一個線下活動的參會者做了一次回訪統計,其中一個結果讓小編大吃一驚:將近 70% 的參會者并不是自己付費買票的,而是公司掏的錢,然后,要么部門領導分派,要么自己申請參加。
這意味著什么?對客戶的洞察不夠深度,以及,導致在宣傳策略上的失誤。我們原以為,購買門票者就是使用門票者,然而這個數據告訴我們事實未必如此。
如果這個數據確實可靠的話(是的,還需要進一步分析),那我們在宣傳策略和產品設計上,就得從原先的 B2C 思維轉向 B2B 思維。因為,雖然我們的服務對象最終還是 C 端用戶,但我們的售賣對象卻大部分是用戶所在的 B 端企業。
你知道,B2B 和 B2C 的生意是截然不同的。在產品設計上,有些設計原則是通用的,比如都需要清晰明了的信息架構、簡潔易懂的交互界面等等。但同時,兩者也存在許多差異。
B2B 和 B2C 網站的 5 點核心區別
就像上面所舉的例子,選購者未必是真正的用戶。所以,很難判定有什么因素在影響選購者的購買決策。也許他們需要與公司的多個領導溝通才能獲得批準;也許他們需要和最終產品使用者溝通了解需求;也許他們需要經過長達數月的調查才能有所定論(想想如果你給公司買一個年花費上百萬的項目,敢輕易下決定?)。
那么,為了支持他們的決策,你可能需要在網站中提供技術白皮書、購買指南、客戶案例說明等等內容,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你的產品或服務能如何解決他們的需求。
講到這里,不得不舉例說明我很喜歡的 Intercom 的網站,他們不僅僅將「我們有哪些牛逼客戶」和「我們的牛逼客戶怎么評價」說得清楚,還分享了一些客戶使用產品的故事和效果。
今天,很多產品已經不再需要自己開發某一個功能模塊,直接整合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接口就行。比如支付上可以用 Ping ++、消息推送可以用個推、數據埋點可以用諸葛 IO 等等。而這些 B2B 產品,基本上都會提供技術上的使用說明。
當然,即便不是軟件服務,一些硬件產品也是需要提供說明信息的。你能想象如何使用一臺沒有使用說明書的打印機嗎?
就像上面提到的,有些時候選購者是需要做一定的調查才能最終決策是否購買服務的。但是,做調查的卻未必是選購者,而是真正的用戶。
這很好理解,比如,老板聽說其他公司都在使用云服務,自己也想看看有沒有必要。這時候,老板多半會讓開發團隊做個使用調查。那么,這時候 B2B 產品就得面對真正的用戶——開發團隊。
不像B2C 電商賣一件衣服那樣,很多時候 B2B 產品所面向的企業客戶有著更多個性化的的需求,往往需要做定制化服務。而這就意味著,B2B 產品在價格展示上不像B2C 網站那樣輕松簡單。
所以,我們常常能看到,很多 B2B 產品的價格頁面除了有特定的套餐外,也往往還有一個「可定制」套餐。
不用的行業客戶,或者不同體量的客戶,他們的需求也可能天差地別。所以,B2B 產品得為不同群體客戶提供不同的內容,包括功能介紹、服務流程、價格體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