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移動金融業平臺及用戶量將快速增長,截止到2016年3月,移動金融用戶規模就達到了8.3億臺,在移動互聯網整體用戶中的滲透率為63.7%,其中2月份理財app活躍排名中,京東金融位列第一名,領跑第三方移動金融市場。
移動金融發展的關鍵與中國的社會和市場環境密切相關,在消費金融時代之下,金融App開發成為所有金融企業贏得客戶的主戰場。
其中以全方位滿足用戶的存、取、借貸、理財、記賬等多元化需求為主,支付和手機銀行發展較為成熟,用戶規模較大;消費金融、直銷銀行和傳統保險用戶規模較低,但發展潛力巨大。
傳統券商移動app開發率將近80%,移動app成熟度最高,積極擁抱移動app;銀行業移動app成熟度次之;保險業的移動app開發率最低,移動app成熟度最低,從細分的領域來看,女性比較偏愛p2p網貸,而男性則更偏愛傳統券商證券。
目前,絕大多數公司的主要業務已經轉移到移動端,是成為金融企業的核心渠道,金融App開發也出現新的熱潮,可以說,移動金融發展空間非常巨大,有專家認為,支付和手機銀行發展較為成熟,用戶模較大,消費金融、直銷銀行用戶規模較低,但發展潛力巨大,支付、互聯網證券和網貸類應用的活躍度和用戶使用頻率都較高,用戶使用需求較強。
在日益競爭激烈的互聯網環境之下,PC端的爭奪已進入下半場,發展的方向是最優化金融消費者的服務體驗,簡單、超預期,而移動端的競爭剛進入上半場 ,最契合小微生產者的服務需求,則專業、高性價比。
企業需要打造消費場景,低成本抓住優質客戶;把握風險控制,增加數據核實來源,提升總結分析經驗數據的能力;鋪設低成本的資金渠道,如P2P平臺、信托產品、資產證券化;完善內部流程,杜絕管理漏洞。
聚合支付是移動金融產品創新的典型代表,其模式創新備受關注。支付是商業的核心,但是仍然需要對交易數據、用戶流失、渠道數據、訂單轉換、終端屬性、經營分析、用戶畫像、付費習慣、核心用戶等方面需要詳盡的分析,以切中商戶的痛點需求。
在這個全面理財興起的時代,股票、基金、債券、貴金屬成為國民理財的主要途徑,在2016年規模就達到了2.6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16.74萬億元,面對如此火爆的市場,金融企業紛紛開展金融App開發,戰略布局移動端市場。
以京東金融最具代表性,其部門在不斷豐富其服務內容和場景,打造了財富、信貸、生活及互動平臺極大核心服務,同時為用戶提供“生活+金融”多元化的場景服務,幫用戶打造“會賺錢,懂生活”的生活方式。
京東金融的在售理財產品本身屬于優質資產,并不涉及P2P、私募債等產品。在底層產品篩選方面做得比較好的還有騰訊理財通。據了解,該平臺目前上線的40余款產品,對1000多個潛在產品的投向細節審查、立項審查、風險評估審查進行篩選出的精品。理財通以這種嚴格的篩查來最大化保障用戶的合法權益。
不過,螞蟻金服卻在高喊“科技+金融”。為什么會出現這些新名詞?
對此,京東金融CEO陳生強在博鰲亞洲論壇2017年會上直言,“無論是金融科技,還是科技金融,都應遵循金融本質”。
2017年內的金融業正在走向多樣化、場景化、移動化等方向,金融與科技的未來必然是以場景創新為驅動力。
如果一個金融公司不具備場景化和移動化的把控能力,可以說,就沒有低成本獲取用戶、黏住用戶的能力,就不具備市場競爭力,也將很快被市場淘汰。
海淘科技金融App開發,移動App開發,滿足客戶多種需求,整合多種終端,定期升級,免費提供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