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淘科技編者,為你推送《互聯網醫療行業研究報告》。
目前,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的門檻,并且處于逐步加深的階段。勞動人口總數增長率的逐年降低與老年撫養比逐年升高,讓整個社會的負擔逐漸加重。不僅如此,環境的污染,交通事故的頻發,以及其他因素帶來的醫療需求,無疑給現存的醫療系統提出了巨大的挑戰。
通過對國內醫療行業的環境的調查,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醫療資源不斷提升,卻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患者需求
醫療衛生資源總量不足、質量不高、結構與布局不合理、服務體系碎片化、部分公立醫院單體規模不合理擴張等問題依然突出。(《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
醫療支出方面,國民醫療消費觀在不斷增強,人均衛生費用不斷升高。但由于國內醫療制度與經濟水平的制約,目前增速在逐步放緩。
隨著近年來國內社保普及度增高,個人醫藥衛生支出部分占比明顯下降,但與其他國家比較,仍處于高位水平。在未來的醫保體系中,商業保險將對社保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并成為醫保改革的發展方向之一。
國家鼓勵支持行業發展,同時出臺規范政策
自2012年起,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旨在對醫療信息化,醫療資源分配,分級診療等方面進行建設,互聯網醫療目前也得到了相關部門的支持。另一方面,為保障就醫公平,制度改革緩沖等,政府也對互聯網醫療行業進行了一系列規范動作。
2016年,國家有望出臺關于處方藥網售,藥房托管,醫院信息化系統等相關政策,將進一步推進在線問診,醫藥電商,醫療大數據等相關行業。
盡管當下正處于資本寒冬時期,但醫療相關領域卻仍然受到青睞,2015年至2016年2月,已經有超過300筆投資進入醫療相關領域。其中,掛號問診,健康預防,醫療技術等領域是各路資本追逐的熱點。
各大互聯網巨頭依然在對醫療相關領域進行布局,在掛號問診,醫藥電商,支付及大數據等方向上發力。目前,京東,天貓爭奪電商的相關領域,百度,小米等公司則選擇智能硬件及大數據作為發展方向。
通過對醫療產業鏈的分解及參與度分析,我們將醫療結構劃分為核心模塊(即直接參與醫療活動的模塊)與周邊模塊(間接參與醫療活動或起輔助醫療作用的模塊)
目前,各大創業公司主要在以下幾個市場開展競爭:
核心模塊:患者端/醫生端口/醫藥端口/支付端口/醫療機構端等
周邊模塊:智能硬件設備,醫療數據,醫療技術等
互聯網醫療創業的特點:垂直領域,線下資源布局,消費升級及相關行業價值帶動提升
作為高專業度,高風險的服務,如果缺乏相關資源的配合,會導致無法為用戶提供完整的服務。目前,能提供全面的,完整的醫療服務體系的創業公司為數不多,大多數公司選擇通過某一垂直領域(如慢病管理,婦科/兒科,心理健康,牙醫等)的切入,逐漸拓展到其他相關服務領域。
同時,僅依靠線上平臺,很難為用戶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目前各公司已經逐步開始完善線下資源的布局,如:平安好醫生自建醫生團隊,微糖平臺搭建了線下體驗服務中心
除傳統醫療服務外,消費型醫療已經逐漸成為新的創業趨勢,保健類,美容類,心理咨詢類產品如雨后春筍一般出現在用戶面前。
互聯網醫療行業現在仍然處于行業探索期,行業內的公司均在探索明確商業模式。由于支付習慣還在培養過程中,就現在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而言,打通醫保及商業保險,完成醫療支付環節是行業中最重要的一環。
國內的兩大互聯網巨頭已經開始滲入此領域,支付寶推出了未來醫院計劃,準備完成掛號,手機支付,檢驗報告查看等功能,后期將打通醫?;穑ㄟ^醫保直接進行結算。
微信的智慧醫院方案將在覆蓋就診前后全流程的基礎上,通過醫保結算,并涉及藥品O2O,健康管理等領域。
患者服務端:
在患者服務端,主要分為疾病就醫與消費醫療兩類服務類型的企業。其中,疾病就醫包括掛號,就診,慢病治療及院外康復。消費醫療方面主要以健康預防,中醫,心理健康,美容整形為主。
對于目前用戶需求最旺盛的疾病就醫領域,大平臺利用大患者流量及醫療資源,結合分級診療布局資源整合系統,希望通過分級診療改革的機會,對資源進行重新配置。對于中小平臺而言,更多的集中在通過拓展重點科室(兒科,婦科等)及慢病治療(糖尿病,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服務價值,綁定長期性醫療消費。
大多數互聯網醫療行業公司通過掛號問診業務作為行業切入口,在取得了一定的用戶流量,醫療資源后開始發展網絡醫院,分診轉診,線下醫療機構建設。希望以此達到對現有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對于此領域的公司,在醫療資源,分診轉診,遠程問診有技術積累及政策的支持,將成為后期在競爭格局中勝出的關鍵。
除掛號問診外,線上問診也是行業的入口之一。線上問診型公司分為兩類,一類是醫療信息咨詢平臺(快問醫生,尋醫問藥),另一類主要提供簡單問診服務(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對于線上問診領域的公司,如何為患者提供精確的對接,為患者提供更好地服務,留住優質的醫生,是此領域的重點。
對于此領域的公司,后期發展線下資源,開展慢病及健康管理業務,與保險公司合作是發展的主要方向。
除患者服務端口外,國內有部分互聯網醫療創業公司,選擇醫生服務端口進行切入。通過對醫生資源的把握,為患者提供醫療服務。目前的創業方向可分為醫生集團,醫生社區,工具等。醫生集團主要通過為醫生自由執業提供解決方案,提高醫生收入,優化相關資源配置。社區與工具,主要為醫生提供交流及工作上的幫助。
醫生集團主要源于歐美國家,是多個醫生組成的聯盟或組織機構。如全美迄今僅有5.6%的醫生直接受雇于醫院,高達83%的醫生則加入醫生集團。統計報告顯示,全美約有28.43萬個醫生執業團體,其中56.06%僅有1名醫生坐診,超過20人以上的醫生集團達2936個。
2016年10月25日,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值得關注的是,綱要明確指出“創新醫務人員使用、流動與服務提供模式,積極探索醫師自由執業、醫師個體與醫療機構簽約服務或組建醫生集團。
除此之外,醫生社區及工具,醫療媒體也在科研交流,醫患溝通,病患管理等方面,對醫療資源進行不同方式的引導。
醫生服務端口-案例介紹
張強醫生集團
張強醫生集團成立于2014年7月1日,屬中國大陸首家跨??漆t生集團,在北京、上海設有行政總部。隨著規模擴大和品牌的成熟,逐步剝離各專科團隊并投資建立獨立運營的各??漆t生集團,如疝外科醫生集團等。2016年初,張強醫生集團順利完成從跨??频窖軐?频霓D型,成為國內首家血管外科醫生集團。
張強醫生集團由上海、北京的原附屬三甲醫院的優秀外科專家團隊組成,以一流的醫學技術和良好的口碑提供安全、便捷、可及的優質醫療服務。
張強醫生集團發展歷程
張強醫生集團還采用PHP(Physician Hospital Partnership)模式與京滬等各大城市國際醫院簽約。目前簽約的9家國際醫院為:上海禾新醫院,上海沃德醫療中心,北京和睦家醫院,北京和睦家康復醫院,浙江綠城心血管病醫院,北京善方醫院,青島和睦家醫院,天津和睦家醫院,上海和睦家醫院。
互聯網醫院是近年來政策支持的醫療改革主要方向之一,與患者端的在線問診不同的是,遠程醫療必須由醫療機構提供服務。
網絡醫院現在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為醫院提供遠程醫療服務的平臺如:微醫 39互聯網醫院等。另一種則是直接為醫院建立遠程問診網站或APP,如:康美網絡醫院。
通過遠程醫療資源共享的特性,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就醫成本,有利于分級診療的推廣,得到國家的政策支持。
2014年8月,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關于推進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的意見》,明確指出“推動遠程醫療服務持續健康發展,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
2015年1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衛計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同意在寧夏、云南等5省區開展遠程醫療政策試點工作的通知》指示: “開展以遠程視頻會診、病理診斷、影像診斷、遠程監護、手術示教指導、遠程門診咨詢和遠程教學查房等為主要內容的遠程醫療服務?!?
醫院升級端口
遠程醫療(類似于遠程視頻會診)存在2B與2C兩種模式,前期國內的主要業務集中在2B上,例如專家集中對疑難雜癥進行視頻會診。從2014年政策放開后,2C市場逐步形成,配合分級診療機制,將大多數常見病,慢性病納入醫療范疇。
遠程醫療服務
參考國外遠程醫療發展史,1999年,美國政策開始將遠程醫療納入醫保報銷范疇內,成為行業的重要推動點。未來,我國將醫保報銷范圍拓展至遠程醫療,勢必會成為行業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醫藥流轉端口
隨著政策的放開,醫藥電商市場的潛力也在釋放。從2000年國家禁止網售處方藥和非處方藥,到2005年只允許非處方藥進行網上交易,再到2015年國務院發文進一步推動醫藥電子商務的發展,醫藥電商經歷了曲折而又緩慢的發展歷程。
目前國內的互聯網藥品交易許可證書分為以下3類:
1. 交易服務平臺(互聯網藥品交易A證): 由國家食藥監總局審批,截至到2016年4月,全國范圍內共發出A證27張。A證為第三方交易平臺,即只能作為藥品生產企業、藥品經營企業和醫療機構之間進行互聯網藥品交易的平臺服務商,不得向個人提供藥品銷售服務。
2. To B醫藥電商(互聯網藥品交易B證):由各地方食藥監部門審批,截至到2016年4月,全國范圍內共發出135張。B證為B2B交易平臺,即藥品生產企業、藥品批發企業可通過自身網站可與本企業成員之外的其他企業進行的互聯網藥品交易。
3. To C醫藥電商(互聯網藥品交易C證):由各地方食藥監部門審批,截至到2016年3月,全國范圍內共發出456張。C證為B2C服務,即連鎖藥店自建的網上藥店可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藥品,不過前提是必須要有連鎖線下門店。
互聯網藥品交易許可證書
由于醫藥電商目前無法涉及處方藥及醫保支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業的發展。我們預測,隨著“醫藥分家”改革推進,處方外流,處方藥市場將逐步向互聯網電商開放,后期的醫保線上支付,將成為互聯網醫藥電商行業發展的里程碑。
隨著政策進一步放開,醫藥分家改革取得實質性發展,將更好的促進部分電商向PBM發展。目前,國外的醫藥零售巨頭CVS caremark已經成功的將PBM模式運用到實際經營中,并帶動公司收入增長。
PBM(藥品福利管理)是醫療服務市場中的一種專業化第三方服務。提供該服務的機構一般介于市場內的支付方(商業保險機構,雇主等)、藥品生產企業、醫院和藥房之間進行監督管理和協調工作。
支付創新端口
伴隨著醫保改革及公民健康意識的提高,就目前各國醫療衛生支出支付來源情況來看,我國的商業保險有很大的增長空間。目前,互聯網醫療重心在于對接醫保,解決支付環節的問題。后期互聯網醫療將在結合保險行業,能獲取精準用戶,并具有醫療資源整合能力的醫療健康險開發公司,將成為互聯網醫療的領頭羊。
醫療商業保險及支付
眾所周知,醫療數據量大,種類繁多,其價值性無論對于行業本身乃至國家都不可低估?;ヂ摼W醫療為醫療大數據的結構化和有序鏈接,提供了更好的平臺與機會,也在其他方面促進著商業健康險地發展
周邊端口探索
硬件設備
隨著醫學檢驗技術的創新和半導體技術的進步,以手機為載體的醫療管理設備層出不窮,我們發現,可穿戴檢測設備,醫療行業診斷及移動互聯網三者的結合,為醫療服務提供了更精確的數據及更好的診療效果。
我們認為,建立在基礎設備上的數據運營及增值服務,如可穿戴設備,監測設備與慢性病(心臟病,高血壓)等后期服務結合,將成為互聯網醫療行業服務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
醫療硬件設備
其他
除上述提到的各種互聯網醫療服務端口外,醫療大數據,醫院信息化建設,電子病歷,醫療技術端口,慢病管理藥品開發及精準營銷等方向的互聯網創業在不斷發展。由于文章篇幅,暫不在本文中討論,歡迎有興趣的讀者私下討論。
以上就是上海網站建設公司——海淘科技為你推出《互聯網醫療行業研究報告》的全部內容。想看更多的行業研究報告,可點擊:行業營銷調查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