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最開始給著陸頁做標記,可能都是為了區分競價與免費流量,以統計更為精細的roi(投入產出比)。下面分享一些著陸頁標記的簡單技巧,讓剛著手百度競價學習的朋友對著陸頁標記有個初步了解。
現在常用的標記基本都是借助“?”及“&”兩個符號完成的,&utm_content=text&utm_campaign=campaign。需要注意的一點:“?”以及“& ”必須在英文輸入法狀態下才有效,建議每次添加標記之后,都測試一下鏈接是否有效,以免出現死鏈。
我們來分解一下這個標記,看看各部分標記所代表的含義。
utm_source=baidu :廣告投放平臺,可以是百度競價、360、搜狗推廣或soso等;
tm_medium=cpc:廣告投放渠道,百度搜索推廣或者是網盟;
utm_term=sem :推廣計劃名稱;
utm_content=text:推廣單元名稱;
tm_campaign=campaign:相對應關鍵詞;
利用此辦法我們可以將每次點擊精確到關鍵詞,以統計關鍵詞的咨詢轉化效果。
著陸頁標記除了精確定位關鍵詞這一常見功能外,還能幫助我們評估日常競價調整的效果。
當然,這里要給著陸頁另外加一個時間標記,比如&utm_time=0508,表示該著陸頁在5月8日經過了修改,而具體修改內容就要參考工作日志的記錄:是增加了優惠內容或是調整了咨詢入口的樣式等等。
如果你還想區分競價帶來的對話數據里,有多少是主要業務所帶來的對話,你可以在其標記上做變化。假如你的主營業務是雙眼皮,那么在#baidu 后面,你可以加 ?syp。
優勢: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在商務通中的“分類查找–軌跡”里面輸入#baidu?syp來查看競價中隆鼻帶來的對話數據,以便我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劣勢:雖然能夠較好的區分著陸頁面,但是對于搜索引擎不夠友好,存在大量重復內容頁面。
做SEOer的朋友聽起來可能有些糊涂,但是做SEMer的朋友就非常清楚這種數據報表在競價策略中的重要意義。事實上,做SEOer的朋友也應該做做報表統計,不知道別人有沒有做過,我以前做seo的時候堅持做報表的,這也使我養成了做報表的習慣,以至于我在百度競價的時候對報表統計的重視程度非常高。
百度競價專員叫它著陸頁,策劃人員叫它專題。著陸頁效果分析就是分析著陸頁花了多少錢,展現多少,來了多少ip,平均停留時間,跳出率是多少,著陸頁有些對話成本,著陸頁上門成本等的一些數據。一個個問題來解決。
第一、一個著陸頁花了多少錢,怎么統計?我們醫院的百度賬戶里面,一個計劃對應一個著陸頁,這個就比較容易統計,如下圖,這個醫院在頸椎病這個計劃在本月一共投放了7306元,展示了30506次。
有的醫院多個計劃對應一個專題或者不同計劃里面的不同單元對應一個著陸頁,這種情況下應該從搜索詞報表里面找出該著陸頁的消費。如下圖。
第二、一個著陸頁來了多少有效對話怎么統計?導出本月商務通的所有有效對話,從對話來源中篩選出關于頸椎病的對話一共有77個。如下圖
用百度競價投入/有效對話 = 著陸頁成本。頸椎病這個著陸頁的成本就是 7306 / 77 = 94.88元。
如果你可以拿到頸椎病本月從網絡上門人數就可以算出該著陸頁的到院成本,比這個本月到院28個,那么到院成本就是 7306 / 28 = 260.92元。
把所有的著陸頁都統計出來,就可以對比出著陸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