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淘科技今天為大家分享一則《淘寶營銷技巧》,其我們介紹一家成功的案例,學習其中的淘寶營銷技巧,先給大家分享一段文案。
你寫PPT時,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
你看報表時,梅里雪山的金絲猴剛好爬上樹尖…..
你擠進地鐵時,西藏的山鷹一直盤旋云端….
你在會議中吵架時,尼泊爾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總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總有一些噴著香水聞不到的空氣,
總有一些在寫字樓里卻永遠遇不見的人。
以上這一段文案是不是很熟悉?
沒錯,這一段文案就是曾經刷爆朋友圈的爆款文案。
因為這一段爆款文案讓好多人知道了有一家賣衣服的淘品牌叫:”步履不停”。
在過去我們的認知里,服裝行業拼的除了質量就是低價,以至于在好長的時間里,服裝產品在電商渠道的血拼中,大家都是“以價相搏”。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電商戰場,商品的性能同質化越來越嚴重,性能、價格已經無法讓銷售量變得更好了。在這種情況下,怎么樣讓一個新產品(尤其是新品牌)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銷售量,就成為了一個很嚴峻且需盡快突破的事。
而“步履不停”用另類的營銷方式,顛覆了我們對電商賣貨的傳統認知:
過去電商的賣貨思維:
“步履不停”的淘寶營銷思維:
相信已經有一些小伙伴通過上面二張圖片的內容看出差別了。那步履不停”作為一個新品牌,在淘寶已經是紅海的市場里,是怎么樣通過挖掘用戶購買衣服背后的價值觀來贏得市場的?
接下來,我們重點從四個維度來分析“步履不停”的店鋪營銷模式:
在淘店,賣服裝的店鋪多如牛毛氈,我們看到大部分的店鋪的產品都是雜亂無章的,店鋪沒有定位,產品沒有特色,甚至還幻想著通過促銷活動讓用戶買單,可以靠著淘寶賣貨發家致富。
而我們看回“步履不停”“服裝店鋪:
我曾經看過他們兩位創始人的網絡專訪,說到為什么兩個男人想做一個女性的服裝品牌,他們如是說:“我們沒有女朋友,那么就想做自己喜歡姑娘會穿的衣服吧,那他們喜歡的姑娘是怎么樣子的呢?他們描述為:她像夏日里路過的一陣風,清淡自然,喜歡棉麻質地,大長裙,草帽,喜歡逛日式雜化店和咖啡館。”
我們通過上面這一段專訪可以發現:店鋪的創始人已經將店鋪的目標用戶群體給定位好了——那就是女文藝青年。
#劃重點:在現在大而全的產品線已經無法取悅消費者的市場環境里,通過定位具體的用戶目標及需求再去匹配/生產對應的產品(服務),這種反其道而行之的動作,成功的機會更大。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知道了:“步履不停”的店鋪定位是:為女文藝女青年提供明亮、舒適的衣服。
有了清晰的目標人群定位和店鋪定位,那產品要怎么樣才可以貼合用戶需求,讓目標用戶選擇、購買并對外產生良好口碑?“步履不停”店鋪是這樣子做的:
產品人格化的過程,就是將品牌價值觀輸出給用戶,并得到用戶認同的一個過程。
在“步履不停”店鋪我們發現:從產品模特、文案、設計、視覺都試圖將產品人格化。
例如,我們可以看到店鋪的首頁,有一系列的文案:
一月:是躊躇滿志的凌晨3點。
——解讀:一月近年,寫工作總結和計劃的你,是不是也是這種狀態?疲累又充滿著希望?
二月:縮進殼里,想冬眠。
——解讀:二月,寒冷的冬天,想做一只冬眠的蛙,這種情緒,相信每個人都會有吧?
三月:身上有破土而出的力量。
——解讀:三月,春節過年了,要換新工作的也換了,重新出發吧!
四月:換薄衣,向沉重道個別。
——解讀:四月,春末初夏,換新上衣,做一個清爽的女子,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吧。
………
十一月:寒冷在靠近,對溫暖的感知又強了一點。
——解讀:十一月,冬天了,如果沒有人來溫度自己,那就讓衣服溫度自己吧!
十二月:不會好的,但也壞不到哪里去。
——解讀:十二月,一年最后一個月,一年下來無論生活或是工作都已成定局,好壞都會過去,那就準備重新出發吧!
我們看到,從一月到十二月,每一個的產品文案表達,都在試圖傳遞品牌的價值觀:穿我們的衣服,做真實的自己。
#劃重點:產品人格化,最重要的一點是:拉近品牌(產品)與用戶之間的距離,讓用戶覺得,這個品牌(產品)所表達的主張就是我所想表達的。
在將產品人格化的同時,我們還看到,店鋪還大量在挖掘用戶的使用(消費)場景,試圖將不同的場景植入引導用戶的“情緒共鳴”。
例如:我們看看以下這個宣傳文案:
上個月的薪水,
接不住這個月的花銷,隨它去。
這個月的腰圍,
塞不住上個月的褲子,隨它去。
老板的臉色像來了大姨媽,隨它去。
男朋友和別人眉來眼去,隨它去。
有你沒心沒肺的笑容,
誰也攔不住春暖花開,
隨它去!
上面文案所描述的這一個生活場景,我們是否很熟悉?是否可以找到一些共鳴?
這就是現實生活中好多年輕人的真實寫照啊。
店鋪刻意在描述這樣的一個場景,也是試圖讓用戶產生共鳴:例如:這家店鋪懂我,他們說出了我想表達的,對,我就是這樣子想的。
#劃重點:場景化和產品人格化一樣,都可以無限接近用戶,可以讓用戶產生一種思想共鳴和價值認同。
最后,我們發現,店鋪從宣傳文案、詳情頁、產品介紹都大量使用了痛點文案來觸用戶下單轉化。
譬如:我們看看以下這個產品介紹文案:
1)廓形張弛有度,才好意思談自由。
——我們會想起以前的衣服,冬天的外套穿著很臃腫,除了暖,沒有其它的好處。而這家店鋪的主要從文案上就指出了過去外套的不合理。
2)“扣子從領口一路包裹到小腿,收斂臀圍的同時,也能實現多種穿著方式 。袖口收緊方便內搭,微微落肩寬容性更大,在體貼型人格里,它屬于不動聲色的那種。”
——是不是感覺這件衣服就在自己的眼前一樣?文案的描述很具體,而且很容易讓我們產生想象。
除此之外, 我們還發現這家店,從每一個細節都在爭取用戶。
(上圖:下單后收到的短信)
(上圖:步履不停產品外包裝)
然后我們發現,在“步履不停”的文案有以下幾個特點:
1)文案大量使用李叫獸10大痛點所講到的:補償自己心理
補償自己,即是在自己辛苦付出后,我們往往會想對自己好一些。例如上面所舉例的用戶情景化中所使用的文案就屬于補償自己,”塞不住上個月的褲子,隨它去。老板的臉色像來了大姨媽,隨它去。男朋友和別人眉來眼去,隨它去。” 通過對比暗示自己,我都已經遇到這么多不開心的事了,我應該好好對自己,那買件喜歡的衣服不過份吧。
2)文案通俗易懂,大量使用具體的詞匯和易于帶來具體聯想的動詞
例如,上面所舉例的點文案案例:“扣子從領口一路包裹到小腿,收斂臀圍的同時,也能實現多種穿著方式 。袖口收緊方便內搭,微微落肩寬容性更大,在體貼型人格里,它屬于不動聲色的那種。”通過大量的具體詞匯,讓我們仿佛在試這一件衣服。
3)文案使用大量的場景化,讓用戶感到人情味和歸屬感。
我們都知道,現在做淘寶店鋪,站內獲取新客的成本很高,且用戶隨著消費升級,對產品、服務的是否可以匹配自己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小眾品牌(產品)可以考慮從細分市場切入,做到別人沒做到的,想到別人沒想到的,將細節做到極致。就像步履不停店鋪所使用的營銷策略: